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的应用前景分析 |
|||
来自:临沂金亿塑编总汇 发布日期:2011/10/30 浏览统计:4506 |
|||
收稿日期:2011-06-26;修回日期:2011-07-28 作者简介:袁海弘(1977-),男,工程师,副总经理,研究方向为信息与物流。 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的应用前景分析 袁海弘 (北京中科辉腾科技公司,北京 102208) 摘 要:针对我国粮食物流现状和跨省粮食物流中存在的包装模式比例大的问题,提出了应用集装袋模式的解决 方案。从集装袋的属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跨省粮食物流使用集装袋模式的可行性。应用集装袋 装运粮食,作业成本低,是粮食铁路运输中替代包装模式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S377;F252.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202(2011)08-0011-03 1 我国粮食物流现状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同属国家三大 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 相比,粮食安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粮食物流关系 到粮食供应的数量、时间能否满足需要,是国家粮食 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1980年以来,我国曾出现7次重大粮食供求失 衡现象,其原因不是粮食总量不够的问题,而是因为 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失衡,综合流通能力不足造成 的。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受到政府、企业各界的关注。 我国一年粮食总消费量约5.4亿t,粮食源源不 断从产区流向销区,形成巨大的粮食物流。 每年国产粮食5.1亿t中,有2.9亿t在农村流 动消费;另外2.2亿t进入市场,通过贸易、加工后 消费,其中各省省内消费流通量合计约1亿t,跨省 消费流量约1. 2亿t。此外每年约进口粮食 0.3亿t,主要是大豆,多在东南沿海临港加工[1-5]。 各区域粮食物流的仓储作业大体相似,运输作 业区别较大。农村的粮食物流仍处于与自给自足自 然经济状态相对应的初级阶段,目前还未对粮食现 代物流技术产生强烈需求。 省内的粮食物流环节少、流程短,一般为粮食收 购入库→加工→销售的简单过程,物流技术成熟,多 用汽车进行散装化运输,南方水系丰富的地区,有的 使用船舶运输。进口粮食物流呈现规模大、流程短 的特征,多数在港口就地加工后销售,主要有散装、 集装两种模式;少量装袋后运往内地加工。跨省粮 食物流是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领域,需要重点研究, 寻求改善途经。 2 跨省粮食物流现状 跨省粮食物流流量大,是粮食安全的敏感领域, 重大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区,粮食物流的关键领域, 是粮食物流热议话题。 跨省粮食物流环节多,流程长,多种运输方式转 换,多种物流模式共存。跨省粮食物流中存在诸多 因素制约物流畅通,如铁路运力不能满足粮食物流 需求;大部分采用包装模式,物流成本高等。改善跨 省粮食物流一直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粮食物流工作 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跨省粮食物流呈南粮北 运格局,最多的一年流通量为1 000万t。上世纪 90年代后,逐步转变为北粮南运、中粮西调、北出南 进的格局,流量大幅增加。 目前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有:东北粮食流出 通道、黄淮海小麦流出通道、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玉 米流入通道、华东粮食流入通道、华南粮食流入通道 和京津粮食流入通道,另有进口大豆流入通道和潜 在的新疆粮食流出通道。 跨省粮食物流全流程中实现粮食跨省位移环节 的物流模式和运输方式有多种。 主要运输环节的运输方式流量比例大体为: (1)铁水联运约占15%~17%; (2)水路运输(海、江、河)约占2%~4%; 12 袁海弘: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的应用前景分析/2011年第8期 (3)铁路直达运输约占80%; (4)公路直达运输约占1%~2%。 主要环节的不同物流模式流量比例大体为: (1)散装模式约占16%~18%(主要用于铁水 联运,公路直达运输过程中); (2)包装模式约占80% (主要用于铁路直达运 输过程中); (3)集装模式约占3%~5% (主要是铁海联运 的集装箱方式)。 由此可见,包装物流模式占的比例相当大。这 种模式,因使用包装而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机械化 程度低,需大量人力进行装卸作业,使该行业面临人 力资源匮乏的尴尬局面,这是政府和企业多年来力 图改变的状况。推广散粮专用火车运输,是解决上 述问题的途径之一。由于我国铁路运力紧张,多数 运粮铁路路径的流量达不到应用散粮专用火车的经 济规模,车皮空返增加运输费用,影响了散粮专用火 车的广泛应用。寻求新的途径是当务之急。 3 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应用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描述,“散装化”的 定义为:用专门机械、器具、设备对未包装的散状物 品进行装卸、搬运、储存、运输的物流作业方式。“集 装化”的定义为:用集装单元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 把物品组成集装单元的物流作业方式。常用集装单 元器具有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 集装器具装载散料既属于集装化范畴,也是散 装化的一种形式。因此,用集装袋装载粮食并一次 性使用的是属于包装模式的一种形态;装载小包装 成品粮并反复使用的是集装化的一种形式;应用集 装袋装运散粮并反复使用的既属于集装化范畴,也 是散装化的一种形式,是符合国家推广粮食物流散 装化产业政策的。 优化的粮食集装袋能满足以下要求[6]。 (1)符合铁路货车车厢的装载要求,粮食装载量 能达到车厢标定装载量; (2)便于灌装和卸粮,可反复使用; (3)便于机械装卸; (4)密闭不漏粮,有足够的强度,便于堆码; (5)具有抗紫外线、抗低温性能。 一般集装袋模式跨省粮食物流流程如下: 产区粮食输送机出仓灌装机灌袋叉车平运车 库内运输 火车专用线站台行车+属具卸车堆码 行车+属具 拆垛装火车跨省铁路运输销区粮库 行车+属具 火车专用线站台堆码行车+属具拆垛装 平运车库内运输粮仓输送机散存(或叉车袋存)。 下面从两种物流状况比较集装袋与90 kg包装 袋装运原粮的吨粮费用。 3.1 点对点(库对库)的粮食铁路运输 3.1.1 产区库粮食火车发放装卸费(见表1) 表1 产区库粮食火车发放装卸费元/t 作业环节集装袋费用90 kg包装袋费用 皮带机出仓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50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50 灌包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61人工费(电费无、折旧无):3.36 装汽车电费、折旧费、人工费:3.67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2.07 卸汽车、堆码电费、折旧费、人工费: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3.38 拆垛、装火车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3.38 合计7.40 13.69 注:表中只列出费用不同的部分。 3.1.2 销区库粮食火车接收储存装卸费(见表2) 表2 销区库粮食火车接收储存装卸费元/t 作业环节集装袋费用90 kg包装袋费用 卸火车、堆码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3.38 拆垛、装汽车、库内运输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3.38 入仓储存*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3.67电费、折旧费:0.75;人工费:2.78 合计4.29 10.29 注:*入仓储存,集装袋用叉车;90 kg包装袋采用人工割包,皮带机入仓。表中只列出费用不同的部分。 3.1.3 包装费集装袋:按每个70元,循环使用8次,每个装 袁海弘: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的应用前景分析/2011年第8期 13 粮1 t计,则每1 t粮食的包装费用为: 集装袋包装费=70÷(8×1)=8.75元。 90 kg包装袋:按每个1元计,则每1 t粮食的 包装费用为: 90 kg包装袋包装费用=1×(1 000÷90)=11.11。 集装袋和90 kg包装袋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分别 为20.44和35.09元/t。点对点(库对库)粮食发 运,采用集装袋比采用90 kg包装袋的吨粮装运费 用省14.65元/t。 3.2 多点粮食收购铁路运输 3.2.1 产区库粮食火车发放装卸费(见表3) 表3 产区库粮食火车发放装卸费元/t 作业环节集装袋费用90 kg包装袋费用 皮带机出仓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50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50 灌包电费、折旧费、人工费:1.61人工费(电费无、折旧无):3.36 装汽车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5.0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2.06 装火车*电费、折旧费、人工费: 1.23电费、折旧费、人工费:5.00 合计9.35 11.92 注:*装火车:集装袋用吊车卸汽车装火车;90 kg包装袋采用人工、皮带机卸汽车装火车。表中只列出费用不同的部分。 3.2.2 销区库粮食火车接收储存装卸费(见表4) 表4 销区库粮食火车接收储存装卸费元/t 作业环节集装袋费用90 kg包装袋费用 卸火车堆码电费、折旧费、人工费: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3.38 拆垛、装汽车、库内运输电费、折旧费、人工费:0.31电费、折旧费、人工费:3.38 入仓储存*电费、折旧费、人工费:3.67电费、折旧费:0.75;人工费:2.78 合计4.29 10.29 注:*入仓储存:集装袋用叉车;90 kg包装袋采用人工割包,皮带机入仓。表中只列出费用不同的部分。 3.2.3 包装费 集装袋:按每个70元,循环使用8次,每个装 粮1 t计,则每1 t粮食的包装费用为: 集装袋包装费=70÷(8×1)=8.75。 90 kg包装袋:按每个1元计,则每1 t粮食的 包装费用为: 90 kg包装袋包装费用=1×(1 000÷90)=11.11。 集装袋和90 kg包装袋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分别 为22.39和33.32元/t。粮食多点收购铁路发运 时,采用集装袋比采用90 kg包装袋吨粮作业费用 省10.93元/t。 4 小结 应用集装袋装载粮食经铁路流通,克服了散粮 专用车皮使用中的各种缺点,它可以装在火车车皮 中数量最多的敞车中,没有车皮返空现象。集装袋 在销区卸完粮食后,可以打捆返回产区继续使用,返 回成本低。实现集装袋机械化作业的设施设备投资 小,作业成本低,是粮食铁路运输中替代包装模式一 种较好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粮食流通路 径中。 有关科研单位已对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全流程 各环节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形成优化的解决 方案[7]。目前,粮食集装袋物流模式,已经具备推广 应用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经谋.2005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5. [2] 李经谋.2006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6. [3] 李经谋.2007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7. [4] 李经谋.2008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8. [5] 李经谋.2009年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9. [6] 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在大连召开“东北地区粮食外运:现代 物流方式的优化选择研讨会”[EB/OL].(2004-11-17)[2011- 06-16]. http://www. chinagrain. gov. cn/n16/n1077/n1617/ n60568/73484.html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理肉 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EB/OL]. (2011-06-10) [2011-06-16]. http://www. most. gov.cn/kjbgz/index_9. (责任编辑:俞兰苓) |
|||
|